[教师资格证考试网]2019年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三).教师资格证考试将于11月4日进行,好学通为帮助学员顺利通过考试,特别整理了《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供考生参考学习,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好学通教师资格证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变化规律表现为()。
A.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也是由小到大
B.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是由大到小
C.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也是由大到小
D.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是由小到大
2.儿童学习语言发音最容易的年龄阶段是()。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3.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怖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系统脱敏法
B.阳性强化法
C.负强化法
D.消退法
4.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主要表现出()。
A.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差
B.既漂亮又聪明,总是得到教师的特殊关照,鹤立鸡群
C.长相难看衣着陈旧,不爱干净
D.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常有攻击行为
5.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
A.1:15~1:20
B.1:20~1:25
C.1:25~1:30
D.1:30~1:35
6.高兴时手舞足蹈,恐惧时手足无措的情绪表达方式是()。
A.面部表情
B.语调表情
C.言语表情
D.身段表情
7.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A.角色扮演法
B.行动操作法
C.发泄法
D.表扬鼓励法
8.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的控制之下。
A.教育者
B.家长
C.园长
D.社会
9.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
A.自我评价的萌芽
B.自我体验的萌芽
C.自我控制的萌芽
D.自我意识的萌芽
10.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结合起来。
A.名称
B.明度
C.色调
D.饱和度
二、简答题
11.如何预防幼儿发育迟缓?
12.简述学前儿童认识活动发展的特点。
三、论述题
13.试述如何针对幼儿言语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参考解析:在幼儿思维的发展过程中,言语体现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其作用越来越大,而动作只在直观形象思维中起作用,其作用越来越小。故选D。
2.B。参考解析:随着幼儿生理上的成熟,言语知觉的发展,幼儿的发音能力也迅速发展,特别是3~4岁期间发展尤为迅速,是幼儿学习语言发音的最容易年龄阶段。故选B。
3.A。参考解析: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系统脱敏法的程序是逐渐加大刺激的程度。当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故选A。
4.D。参考解析: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常有攻击行为。故选D。
5.A。参考解析: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1:15~1:20。故选A。
6.D。参考解析:身段表情又称为肢体语言,头、手和脚是表达情绪的主要身体部位。高兴时手舞足蹈,恐惧时手足无措等都属于身段表情。故选D。
7.B。参考解析:儿童参与实际行动,能够获得亲身体验,增强自己的认知、情感等,易于将行为规则、法规等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支配自己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行动操作法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故选B。
8.A。参考解析:幼儿园环境具有可控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等在进入幼儿园时,教师必须经过精心地筛选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故选A。
9.D。参考解析: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的身心状况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主要包括对自己的身体特征(如性别、相貌、健康状况等)、心理特点(如情绪特点、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等的意识。故选D。
10.A。参考解析: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名称结合起来。成人可以通过颜色与其名称的配对方法来帮助幼儿辨别不同的颜色。故选A。
二、简答题
11.答:预防幼儿发育迟缓需要做的以下几点。
(1)合理营养,全面均衡饮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食欲。
(2)若因全身疾病引起的矮小,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因家族性矮小和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的,可通过各种调养,充分发挥生长潜力,可酌情使用生长激素。
(4)改善生活环境,使儿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顾。
(5)对于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应根据情况进行特殊治疗。
12.答:学前儿童的认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较多地依靠直接的感知,对事物的认识常常停留于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幼儿住的事物也是依赖于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其思维活动也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2)表象活跃。表象虽然不是实际的事物,但它是直观的、生动形象的,因而表象也有具体性的特点。幼儿头脑中充满了具体形象。
(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整个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的、形象的,但是,5~6岁幼儿已明显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这个阶段幼儿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掌握有所发展,初步的抽象能力也明显地发展起来,他们回答问题时,不单从表面现象出发,还能从较抽象的方面来推断事物的因果关系。
三、论述题
13.答: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心理现象。幼儿言语在发展中容易出现音准差、不会掌握言语表情技巧等问题。教育者要针对其易出现的问题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主要的问题表现及教育措施如下。
(1)音准差问题及教育措施。
①不能正确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问题表现:3~4岁的幼儿由于生理上不够成熟,不能恰当地支配发音器官,不能正确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出现发音困难。
教育措施:正确的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特别是对3~4岁的幼儿,可以用说儿歌、绕口令等方法,引导他们多作发音练习。在日常生活中,应要求幼儿努力做到发音清楚。
②方言影响。
问题表现:发音除受生理成熟的影响外,更受环境和教育影响。方言,是幼儿发音不准的又一因素。环境中的方言可能导致幼儿发音不准,对幼儿发音影响极大。
教育措施: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要坚持以普通话教学;在日常生活中,家庭也应配合教育,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音环境,以促进其语音的良好发展。
(2)不会掌握言语表情技巧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①语气的掌握。
问题表现:由于生理的和经验等方面因素,幼儿不会正确运用语言表情技巧。
教育措施:教师可以通过语音教学,让幼儿朗诵诗歌、复述故事,来帮助幼儿掌握这些技巧,对有些不良习惯,要及时取得家长的配合,给予坚决地纠正。
②幼儿口吃。
问题表现:口吃是语言的节律障碍、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复的表现。幼儿的口吃,部分是生理原因,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口吃出现的年龄以2~4岁为多。2~3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3~4岁是口吃的常见期。口吃的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紧张;另一种原因,可能是来自模仿,幼儿的好奇心和好模仿的心理特点,使他们觉得口吃“好玩,加以模仿,不自觉地形成习惯。
教育措施:解除紧张是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特别是4岁以后,幼儿已经出现对自己语言的意识,如果对其口吃现象加以斥责或过急要求改正,将会加剧其紧张情绪,使口吃现象恶性循环。甚至由此导致幼儿避免说话,或回避说出某些词,难以纠正口吃。如果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还将对幼儿的性格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孤僻等性格特征。